想想這趟家族旅遊也真坎坷 安排時間和訂房都不是問題
有問題的應該是天時地利人和無法一同到位 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阿
且聽我道出坎坷歷程
~~~~~~~~~~~~~~~~~~~~~~~~~~~~~~~~~~~~~~~~~~~~~~~~~~~~~~~~~~~~~~~~~~~
早在2016尾聲就已經安排池上二日遊
敲定2017過年前遊客減少出遊之際
帶著全家人到池上田間住上一晚
利用腳踏車慢活欣賞一年一度的黃金油菜花田
房間訂好了 最難搶的普悠瑪火車票也搶到了
怎知阿公身體在跨年前一天身體出了狀況
巧的是進廠維修的日期也是我們要去池上出遊的第一天
第一次坎坷 我們缺少了人和
2017阿公身體漸漸康復 家中的生活也回到正軌
再度醞釀家族旅遊 從池上換到太平山 從冬天換到夏天
搶到了熱門的太平山房間 但出發前卻強碰全台毀滅性的豪雨 這次少了天時
好延後一個月後 也順利排到了房間
半年的等待 終於順利成行啦 這次我們等到了夏天難得的好天氣
藍天藍天藍天 沒有午後雷陣雨的夏天 雖然大家都曬黑曬傷了
但可以明顯感受從出發前到旅程當中 阿公阿媽 大家都很期待這次的同遊
在家待久了 顧小孩顧久了 真的需要放鬆 利用大自然充電一下
用力呼吸芬多精 肆無忌憚的用太陽補充維他命
遠離冷氣 改浸高山的避暑清風 這兩天 補滿滿滿的能量啦
~~~~~~~~~~~~~~~~~~~~~~~~~~~~~~~~~~~~~~~~~~~~~~~~~~~~~~~~~~~~~~~~~~~~
第一站 我們來到連宜蘭人都可能不太知道的宜蘭縣政府
出發前 阿公阿媽也抱持著為啥要帶我們去看政府機關
不就跟台北市政府一樣嗎
錯了錯了 就我的認知 宜蘭縣政府應該是全台灣最美麗的縣政府
中式典雅綠建築 蒼勁白枯檜木 和綠地水境造景花園
雖然溫度已達33度 但蘭陽平原有著海風南吹 也不覺悶熱
~~~~~~~~~~~~~~~~~~~~~~~~~~~~~~~~~~~~~~~~~~~~~~~~~~~~~~~~~~~~~~~~~~~
太平山比起武陵的路程近多了 我還刻意安排分成三段路程
在遊客中心和見晴分別休息一次 讓大家都覺得太平山的山路一點都不困難
太平山擁有一堆森林步道 每條都各有特色
但衡量本次旅遊客源組成 涵蓋老人 嬰童 孕婦 還有很久沒運動的年輕人
所以特別挑選一路平坦好走 參天古木環繞 悠悠歷史筏木鐵道 刺激繩索吊橋
還有景觀優美可眺望聖稜線的見晴古道
飽餐一頓睡了一覺後 清幽的午後走在陽光時而灑進綠林內的碎石道
小朋友們很努力的想要自己走上一段路
因為隨時隨地都有可以引起他們好奇心的大自然景致
被青苔包覆的歷史鐵道 響徹雲霄的林中鳥啼 還有那沁心清涼的潺潺山泉
兩三歲的小童們是好奇心大爆發的時刻
可以用大自然填飽她們的滿滿求知慾 絕對是CP值最高的教育方式
希望妳們都能和我們一樣熱愛自然大地
~~~~~~~~~~~~~~~~~~~~~~~~~~~~~~~~~~~~~~~~~~~~~~~~~~~~~~~~~~~~~~~~~~~~~
隔日一早 山區繚繞雲霧散去 改由蒼翠與藍天鋪地
太平山莊著名的中央樓梯兩側簇擁夏季應景的紫葉槭
朝陽透射紫葉讓色調更為鮮明 這是少數在夏天能見到的變葉景觀
蹦蹦車因風災停駛多年 但仍有車輛停於山莊旁供遊人們合照
何時才能再見到行駛的群山腰際間的黃色蹦蹦小車阿
~~~~~~~~~~~~~~~~~~~~~~~~~~~~~~~~~~~~~~~~~~~~~~~~~~~~~~~~~~~~~~~~~~~~
許久不見的翠峰湖 水位因為上個月的豪雨蓄積不少
也是我們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翠峰湖
適逢星期六 翠峰湖更是包團包車旅客必經的景點
鬧哄哄的觀景平台 想要拍張合照都要一等再等
趕緊回到停車場擺起一桌二椅 悠閒地躲在林蔭下享受午茶時光
和媽聊了許多自己的生活方式 花點小錢投資閒情逸致
如果連靠父母資助都買不起房 不如就讓人生過得開心充實一點
希望能讓一輩子辛勤的她拋開生活壓力 享受退休的美好時光
當然 可以多多擠出時間舉辦家族旅遊 應該也是我們晚輩的責任
~~~~~~~~~~~~~~~~~~~~~~~~~~~~~~~~~~~~~~~~~~~~~~~~~~~~~~~~~~~~~~~~~~~
離開兩天一夜的太平山 回到低海拔的鳩之澤
原本興致勃勃的泡湯團 因為溫度襖熱而變成興趣缺缺
好在我們還有昨日在宜蘭縣政府採購的有機玉蜀黍和現場購入的雞蛋
還可以讓小朋友見識到鳩之澤溫泉的獨特烹煮方式
你看 我們還可以搭配新買冰桶取出的冷冽蘋果西打哩
戶外裝備越來越多 更添想要每周都出門踏青的強烈慾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