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年 有一群熱心的家長認為台灣的公園遊樂器材太過制式化
流於罐頭型式 簡單說就是大眾臉 就像到了韓國 怎麼覺得美女都一個樣
所以努力推動特色公園 希望改造原本過於呆板的遊具
這樣的好意 其實政府們都願意傾聽 也花了些時間一起討論進行公園換臉工作
除了希望讓遊具有特色外 最重要的應該是「共融」
簡言之 就是希望0~99歲的任何人 都可以一起玩的遊具
當然包括老弱婦孺 還有身障者 都能一起參與
是阿 大家都有權力可以享受公園遊玩的快樂
有得就需有捨 因為大小孩如果也一起混進去玩
他們瘋狂的程度就有可能不小心撞翻了小小孩
就只能靠家長們嚕 放下手機 也一起加入吧 一起玩 一起教
~~~~~~~~~~~~~~~~~~~~~~~~~~~~~~~~~~~~~~~~~~~~~~~~~~~~~~~~~~~~~~~~~~~
舞蝶共融遊戲場才剛開幕沒多久 我們就一窩蜂躬逢其盛
當然只能落得人擠人 小孩們不知道怎麼玩
大人們不知道怎麼教導她們排隊的下場
雖然遊具豐富 但滿出來的人潮總令小童們無所適從 一點也不盡興
玩盪鞦韆前要排隊 好不容易排到了 卻不知道要玩多久
因為後面還有一堆人在排隊
玩起來好有壓力喔
~~~~~~~~~~~~~~~~~~~~~~~~~~~~~~~~~~~~~~~~~~~~~~~~~~~~~~~~~~~~~~~~~~~
現在這種特色共融公園才剛開始萌芽 可想而知只會越來越多
但其實才剛起步 我們就有發現許多一模一樣的遊具已經重複出現在多處公園
希望不要只是從原本的罐頭換成另一個罐頭罷了
最重要的還是維護保養 還有家長們的功德心阿
像這天 身障盪鞦韆明明就有中文寫著僅限身障者使用
但總是有人腦袋有洞 教導小孩去玩呢